安倍之箭加碼科學預算

日本一向是科學文章的生產大國,長期以來,科學文章的踴躍發表,奠定其科學大國的地位。 2004年,來自產業界的中村修二以工程師身分,藉由發明藍光LED而獲得諾貝爾獎,把日本的科學成就推升到另一種極高的境界,這說明除了學術界強大,產業界也一樣強大。但這並未激勵到科學研究,反而更加映襯出科學研究的衰退。…

撰寫辯駁信的技巧

投稿期刊有四種可能結果:接受、拒絕、修改後接受、重大修改後接受。當作者收到文章被拒絕的通知,通常是當機立斷,趕快找別的期刊投稿,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如果收到要求修改接受的信件,最好的做法通常是乖乖照著審查意見修改,以免夜長夢多;一般來講,期刊回饋給作者的編審意見多是正面的修改通常是比較輕微的,例如用詞、格式等等小問題,並不至於影響到文章本身的論述。…

慎防掠奪型出版品在全球的日益擴張

每個業界的陰暗處,總是存在著一批蟑螂,掘盡不正當的手段,掠奪型出版就是學術出版界的蟑螂。 掠奪型出版指的是不肖出版商,吃定研究人員為了申請研究資金或升等的投稿壓力,用魚目混珠的方式辦山寨出版,宣稱可以很快刊登發表。等到作者真的投稿後,不肖出版商便開始要求高額的文章處理費APC  (article publication charge),甚至於威脅作者要文章公諸於世,使其無法再發表。…

研究經費該如何公平分配?

美國對於學術研究人員的研究經費補助制度,是由同儕來做評估、競爭式的提案補助,而美國的學術研究人員越來越不滿意這個聯邦撥款的方式。現行的制度存在許多令人非議的缺失,同儕審查所能決定的費用過高,不夠客觀、受到各種偏見的影響,包括性別、人脈、年齡和種族。 所以美國學界也有人提出改革方案,包含審查者的遴選、計分方式、精簡流程,其中一項建議是採平等主義 (egalitarian) ,由所有符合資格的研究人員平均分配可用款項,而不受同儕審查的干擾。…

採訪Sparrho:革新研究發現

Sparrho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發現並追蹤最新研究即便對於資深研究員來說都是艱巨的工作。隨著每年發表論文數量的不斷成長,讓自己精通這一領域的最新發展變得越來越費時。幸好,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進步有助於簡化這一過程。Sparrho就是這樣一個平台,旨在幫助研究員通過動態饋送和專家策劃告示板掌握所有科學領域的最新出版物。…

研究文章的大國崛起

從歷史上來看,世界的科學中心隨著地球的自轉而轉移。從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開始,在英國、法國、德國遷移,在20世紀早期渡過大西洋到了美國,過去的九十年中,美國的論文數量始終是世界第一,但是到了21世紀,這個科學中心似乎悄悄地轉移到中國。 目前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

商人啟示錄,川普政府對科學顧問委員會的冷漠態度

Trump vs. SciencTrump vs. Scienc美國科學顧問委員會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SAC) 成立於1951年,由時任總統杜魯門所成立,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科學知識方面的諮詢,當時的重心當然是放在國防方面。1957年,蘇聯人造衛星升空,時任總統艾森豪更是將科學顧問委員會升格為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 (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PSAC)…

一宗來自瑞典的科學不端行為案例

科學欺詐(scientific fraud)相當於科學界的「假新聞 (fake news)」,在科學界上是不被容許的,因此當一篇論文要公諸於世,內文敘述必須詳實完善,擁有極高的可信度(credibility),有精確且有效的數據來佐證論點,也要符合研究倫理 (Research Ethic) 。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兩名瑞典科學家,海洋生物學者Oona Lönnstedt和湖沼學者Peter Eklöv於2016年6月在科學…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