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難、就別找譯者麻煩

很多人以為翻譯不難,就比如中英互譯,一個英文句子聽懂了,用中文說出來不就成了?可真的有這麼簡單嗎?我們來看看下面幾個看起來簡單,經常接觸英文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不由自主地用到的一些表達:

  • Been there, done that.

首先我們把句子補充完整:“I have been there, and I have done that.”直譯成中文時意思是“我曾經遇到同樣的情況,也曾經做過那樣的事”。但對英文略微熟悉的朋友就會知道,這句話想表達的實際上是“(因為)我曾經遇到同樣的情況,也曾經做過那樣的事(所以我特別能理解現在的你)”,前面的直譯沒有辦法將這一層意思表達到位。那意譯呢?漢語中類似的說法包括“感同身受”,“彼此彼此”,等等。但與英文原文對比起來看,好像又缺了點什麼。

  • deliver

我們說一個演員能夠deliver,是說他在表演中能否準確地傳達導演的意圖,交出漂亮的演出;說一位員工能deliver,是指他在崗位上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職責,達到有效率的產出、交出績效;講一個球員能deliver,是說他在賽場上能夠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交出進球數,再不濟也要有些精彩炫技,讓觀眾看得高興。理解是理解了,但是要交出簡明直接的中文對應說法,好像也不是那麼容易。

常有人會認為所有的詞彙在其他語言中都有直接的對應,逐字逐句套用代換即可。可惜正好相反,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成分。成語典故、俚語俗語、雙關語、歇後語,以及詩歌、哲學、宗教等等,都有不用母語就不能體會的地方。同樣來看看幾個例子:

  • Sombremesa,這個西班牙語單詞指的是吃過午飯之後大家繼續圍坐在桌子旁邊進行的談話。
  • Utepils,這個挪威語名詞,指的是“用來在外面喝的啤酒”。是的,對於挪威人而言,有些酒是專門在室內喝的,有些酒是專門在室外喝的。
  • Eudemonia,這是一個英文單詞,來源是希臘語,意思是“因理性而積極生活所帶來的幸福”。

上面這些單詞,中文中都沒有可以完全直接對應的表達。即使花一些篇幅來解釋,也不一定能讓讀者完全理解由於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環境造成的思維方式的不同。我國清宮小說裡的一句“老佛爺”,其中包含的厚重歷史和複雜情緒,在別的語言裡恐怕也很難找到一個同樣鏗鏘有力的表達。

還有一些情況,通常是在文學作品中,由於很多地名、人名,以及一些對白都是精心設計的,以適應特殊的場景,或達到特殊的效果,而要在另一種語言中以與目標受眾相關的方式來重新建立這種聯繫就非常困難。翻譯有時候能在原文外另找到一個說法來達到這個效果,有時候就不得不損失掉這樣的特殊效果。比如在英文小說《19分鐘》有一段情節,說的是一名員警走進了一個冷凍櫃,然後舉起槍,諷刺地說:“Freeze!”Freeze在英文裡既有“冷凍”的意思,也是員警逮捕犯人時叫他們“別動”的表達方式。翻譯成中文若硬要留這個雙關,勉強可以翻成“別凍”,但這半調子的文字把戲在口語上就行不通了。

短語和單詞尚且如此,更不用提那些結構複雜的句子,各種本地人才懂的笑話,和常常讓人捉摸不透的,在語句中暗含的對待事物的隱晦態度。美國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Edward Sapir提出“語言相對主義”理論,認為每種語言都代表著自己的世界觀,在一種語言中,某些思想不能以等價的方式在另一種語言中表達。這種理論後來受到很多質疑,但不管怎樣,在翻譯中,尤其是文學作品的翻譯中,這樣的鴻溝是確實存在的。如果說寫作像做菜,將各種食材精心搭配,組合成完美的菜品,那翻譯的過程,恐怕就好比將好不容易擺好的盤放到絞肉機裡走一遭,食材還是那幾樣食材,原始風味卻不知能保留幾分

有人說,翻譯的第一步,是用原文語言翻譯原文語言,也就是說,盡可能簡單而準確地用原文語言說清楚要翻譯的那點兒東西。這實際上是一個穿過表面萃取實質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可能是替換掉一些地域文化特色特別鮮明的表達方式,以中譯英為例,如“青梅竹馬”就不能直接翻譯成“青色的梅子和竹子做的馬”,而是借指“自幼開始相好的青年男女”,這樣在母語中一翻譯,我們就知道了在英文中有類似的表達,叫作“childhood sweetheart”;也有可能是將一些句式調整為與目的語言的表達習慣更加相容的句式,比如中文中隨意的一句“吃了嗎”如果要翻譯成邏輯嚴謹的英文,就需要搞清楚主語是誰、賓語指的是什麼,在這裡大家都知道,應該是“你吃過飯了嗎?”

在一些情況下,譯者需要創造性地來解決兩種語言在含義和意境上如何對應的問題。以中譯英為例,中國古詩裡有一句描寫琵琶彈奏的名句“輕攏慢撚抹複挑”,這裡的“攏”、“撚”、“抹”和“挑”都是琵琶彈奏的術語,而琵琶是中國古代傳統樂器,英文中肯定是沒有對應的說法的。但琵琶彈奏起來與西方的吉他有一些相似之處,所以吉他彈奏的動作如“pick”、“pluck”、“vibrato”可能就是最能讓西方讀者快速理解的對應詞彙。但是我們能直接將詩句翻譯成類似“to pick gently, to pluck slowly”這樣的句子嗎?首先這一句話沒有了主語,影響對詩句的理解,其次也完全失去了中文詩的情趣和意蘊。著名翻譯家楊憲益、戴乃迭先生給出了如下一個版本:“Lightly she pinches in the strings, slowly she strums and plucks them.” 這樣的翻譯,其實相當於對原文作品的再創作,而這種再創作,建立在原作的形式和基調的基礎之上。

說了這麼多,你知道翻譯有多麼難了吧?回到烹調的比喻,要儘量能讓外國“食客”吃到風味正宗的餐點,不僅譯者要巧手慧心,原作者也得使點心眼。如果你希望你的作品被翻譯,有沒有一些辦法能減少可能產生的歧義和避免出現“無法翻譯”的問題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 使用清晰明瞭的語言,在原文中儘量避免容易帶來歧義的表達方式;
  • 句子儘量做到簡短精悍,少用結構過於複雜的長從句;
  • 如果有出現地域性比較強,或者有著特殊文化背景的詞彙、說法、或者雙關,在翻譯的過程中建議與譯者保持溝通,確保理解一致。

寫作時,若知道作品得經過語言轉換這絞肉機才能上菜,設計菜譜時,就得考慮到食材的選擇了;說得極端一點,整塊的沙朗牛排重組後質地大概就毀了,但西班牙臘腸的風味大致還留得住。

總之,記得翻譯的第一步是用原文語言翻譯原文語言。寫作時先一步為譯者設想,就能讓您的作品更完美地跨過語言轉換的鴻溝。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