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v.國會預算之爭,科學界得利得害?

由於川普總統與國會對新的美國政府預算意見分歧,聯邦政府從2018年12月22日至2019年1月25日整整關閉了35天。在這段期間,各階層的政府部門皆受影響:員工領不到薪資、機構無法運作。科學機構也不例外,累積了無數的計畫待審,多項進行中的研究由於停擺而損失重要數據。2019年2月15日,新的預算終於通過,相較於第一波川普總統所提,各政府科學機構預算皆大翻身

經過幾翻折騰,趕在政府即將再次熄燈的期限之前,川普終於簽下與國會協議後的新政府預算。相較於第一版,各科學機構預算皆大增。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新預算將達81億美元,比去年增加4%,比川普所提的刪減4%高得多。NASA將總得215億美元,比去年多3.5%,增加對航空、太空的研發、維護及執行任務等相關補助。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雖總預算較去年下降,但除了刪減衛星購置的經費外,其餘計畫都有提升。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將得88億美元,遠比川普提出預算多出30%。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曾加了2.9億的經費,比去年增加了8%。

雖然說經費增加值得慶賀,科學家卻也有所保留。一方面,政府停擺的35天損失慘重,並不一定是增加經費得以彌補。另一方面,2020會計年度的預算近期內將被提出,並不被看好。這次科學相關預算大幅增加與國會的介入大有關係,但政府也有其中難處:美國財政赤字早已存在,今年再創新高,前景不得不另人擔憂。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