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典型的學術口頭報告錯誤

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副教授Inger Mewburn專門輔導學生克服完成博士論文等等取得博士學位過程中的各項挑戰。 她創建了一項名為「論文私語(THE THESIS WHISPERER)」的部落格專欄,專注學術論文寫作、學術實踐指導等領域,為碩博生在論文寫作方面提供實用有效的説明,本部落格已有十年歷史,在許多國家的科研界都有很多讀者,特別受正在攻讀學位的博士學生和碩士學生歡迎。優譯堂取得授權,獨家在台灣推出本專欄,分享Inger老師15年來輔導博士生的經驗。

給學校教職員工或學科聽眾做的學術口頭報告與您在學術會議上所做的演講會存在細微的差別,但是卻很少有人專門討論這種口頭報告形式。 這些”內部”報告其實很重要,因為它可以讓您的同事知道您是什麼樣的研究人員,也可以説明您在社交和學術上表現的更為出色。

我參加了數百次這樣的評估報告,包括論文答辯、開題報告、結題報告等。 以下是我在這類學術口頭報告中遇到的最常見的5種錯誤。

1)資訊過多(Too Much Information, TMI)

資訊過多是最常見到的錯誤,也是我自己曾多次犯過的錯誤。 在結題報告上會經常看到,學生已經有了完整的初稿,但報告內容很容易被細節所淹沒。 在作報告的時候,當您開始陷入那些沒有直接聯繫的事實和數位時,說明這個口頭報告已經走向了資訊過多的誤區。 學生更容易走偏路線,他們更傾向於花大量的時間很痛苦地解釋各種細節,包括下定義、反駁觀點、收集問題等等。 但這樣的口頭報告卻很難讓人提起興趣,因為您覺得這個學生不可能說到點子上。 當他們真的講到重點的時候,您已經失去了注意力和興趣了。 這樣資訊過多的口頭報告並不能清楚地解釋自己的研究工作,反而讓聽眾更迷惑。

2)全是理論,體現不出工作

理論研究是很困難的,因為如果工作量不夠的話會讓您的專案研究看起來分量不足,而量太多又容易讓研究看起來重點不突出。 最近我參加了一個創造性研究的答辯,其中涉及一些設計工作以及理論上的”詮釋”。 這位學生在答辯演講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在詳細解釋實踐研究背後的理論; 事實上,她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好,但她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來談論她的專案工作。

雖然她的評委不是來自設計研究領域,但這些人已經閱讀過她的論文,而其他一些聽眾則來自設計研究領域,對其基本的理論觀點早已瞭解。 在口頭報告中再進行一次冗長的論述並不能讓評委相信她的研究方法就是合理的,反而讓人覺得學生是因為不夠相信自己才這樣反覆地進行贅述。 我認為對理論的解釋最好是簡短而準確的,可以告訴聽眾您很樂意在提問環節解答他們的疑惑。

3)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什麼?

有時候學生在沒有講清楚研究意義的情況下就匆匆忙忙地解釋數據。 但是如果沒有對這項研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粗略解釋,我是無法理解為什麼該項研究很重要,心裡會一直保存這種疑問。 更令人擔憂的是當學生在口頭報告結束的時候,還是沒有告訴我們研究的意義。 雖然他提供了數據和解釋,但卻不知道進一步的研究和研究可能的應用,以及論文之外這項研究能如何改變更大的世界。

也許僅自己一個人覺得研究意義很重要,但我還是希望更多人可以在研究的第一時間提出這樣的問題。 也許人們是為了讓研究看起來”完成了”或”一切都在控制之下”,而忽略了這些問題。 但是我還是希望知道為什麼我要坐在這裡聽這個報告,否則我寧可去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工作。

4)未經消化的文字

做口頭報告時直接從論文中讀出大量內容絕對是一個錯誤,但很多人卻經常犯這個錯誤。 很多學生在做口頭報告時並沒有將要表達的內容先進行消化,再用易於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而是在報告中直接讀出論文的大量內容。 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我也曾這樣做,而現在這麼做卻是因為我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演示文稿。 有人估計,做好一小時的口頭報告大約需要30個小時的準備時間。

5)在提問環節遭遇失敗

能夠在提問環節表現出色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因為它向人們展示了當您處於臨場發揮狀態時的學術水準。 不幸的是,許多學者都是老手,他們知道什麼樣的問題很棘手,也擅長向研究生提出這些問題。 在開題報告中最常見的一個是”您的研究問題是什麼?” 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又很難回答。 有時候僅僅是提問的語氣就能讓人感到不安,對初學者來說尤為如此。 我認為關鍵是要保持冷靜,慢慢回答,我覺得把問題寫在紙上會有説明。

原文閱讀:https://thesiswhisperer.com/2010/11/25/5-classic-research-presentation-mistakes/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