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會放棄博士學位?

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副教授Inger Mewburn專門輔導學生克服完成博士論文等等取得博士學位過程中的各項挑戰。她創建了一項名為「論文私語(THE THESIS WHISPERER)」的博客專欄,專注學術論文寫作、學術實踐指導等領域,為碩博生在論文寫作方面提供實用有效的幫助,本博客已有十年歷史,在許多國家的科研界都有很多讀者,特別受正在攻讀學位的博士學生和碩士學生歡迎。優譯堂取得授權,獨家在台灣推出本專欄,分享Inger老師15年來輔導博士生的經驗。

之前我博客上登出BJ Epstein寫的「該放棄博士學位嗎?」(原題:Should you quit your PhD?)一文受到熱烈回響,有超過三萬流覽量,下方的兩百條留言呈現了讀者關於放棄博士學位的意見和自身經驗,是很有代表性的資料。我在這篇文章中,將對這兩百條留言進行分析。

我將這些留言放到質性資料分析軟體NVivo裡,與現有的研究資料進行比對。這幫我解決「要如何判斷那些說自己放棄博士學位的人,真的都讀過博士?」這個方法論的大問題。若分析結果符合過去的研究發現,可以判斷出大多數的留言者是真的有讀過博士學位的。

我們對人們為什麼要放棄博士學位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2006年Margot Pearson整理主要於美國進行的研究,發表了一篇論文「澳洲博士課程教育環境的轉變(原題: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for Doctor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列舉出一系列互相關連的因素:

  • 博士學生類型(全職/兼職或於兩者間變換)
  • 博士研究計畫的架構
  • 博士論文的定義
  • 指導教授給予的指導
  • 該學系的生態
  • 研究經費
  • 研究贊助的類型
  • 學校的設施
  • 就業市場機會

Barbara Lovitt在2001年出版的書《脱离象牙塔(原题:Leaving the Ivory Tower )》,舉出兩項放棄博士學位的關键理由:

  • 多數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未意識到自己的經驗與別人相似,以為只有自己遇到這些問題而黯然離開博士學位(順道一提,我的博客目的就是對抗多數無知,盡力去展現全世界的博士學生所遇到的許多共通的問題和想法)。
  • 覺得自己與所選的學科領域不合,無法遵照該領域的常態規範(Barbara以哲學家Durkheim的用詞「失範(anomie)」來闡釋這個現象)。

博士學生輟學的原因沒什麼變化。Ernest Rudd在1978 年採訪了放棄博士學位,或花很常的時間才修業完成的博士學生,在《研究生的失敗談(原題:A new look at post graduate failure)》一書中討論到幾個重要原因:

  • 動力問​​題如:無聊感、幻滅、惰性等等
  • 受傷或生病
  • 婚嫁因素,包括家庭失和
  • 寂漠
  • 大學的就業機會或待遇不足
  • 研究主題選擇的問題
  • 跨學科研究的問題
  • 實驗 失敗
  • 論文寫不下去
  • 指導教授的問題(無視、無能、人際衝突)

我博客上留言顯示的結果及既有的文獻的內容大略一致,從最常見的原因列起:

  • 霸道或漠不關心的指導教導
  • 研究欲望流失/內在動機不足
  • 不再想繼續在學術界工作,因此找不到完成的理由。認為讀完博士在業界找不到工作,還不如放棄學位、直接出社會找工作

其他比較少被提到的有:

  • 為讓研究計畫能夠交得出去,被要求進行額外的工作(有時與缺乏正面具建設性的回饋有關,但也不總是如此)
  • 負債增加(有趣的是,這是我在工作過的兩個研究機構裡最常聽到的理由,可能是這原因比較不用解釋的關係)
  • 家庭、伴侶的反對或無法兼顧責任
  • 希望改變領域或研究主題但遇上困難
  • 實驗失敗
  • 壓力/疲勞/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憂鬱)

更少提到的問題如下:

  • 失去指導教授或沒有得到恰當的指導
  • 知識上的孤立
  • 鬱悶感或無力感
  • 惡性競爭的研究環境
  • 必須做自己份外的工作──得幫其他人做實驗、分擔指導教授忙碌的工作

看完上面的理由,再回頭看那些選擇要留下來讀完博士學位的人的理由,主要有三項:

  • 回收成本(都已經走到這一步了,不如把博士學位拿到)
  • 家庭或是指導教授的壓力和期待
  • 放棄會很可恥的想法

到目前為止都與我分析的文獻相當一致,但除了更確定我們已知的事,從這樣的資料又可以瞭解到什麼?留言裡充斥羞恥、責備還有難以啟齒的情緒,顯示大部分原本想成為博士中途卻考慮放棄的人們都很難抒發。心懷不滿的博士學生很容易被社會孤立。那麼,我們能從這些讀博士的經驗中,找到什麼有益的啟示?

Arthur W. Frank 所著《傷痕累累的說故事者》(原題:The wounded story teller)一書討論癌症患者如何闡述經歷,從中發現3個關鍵敘事模式,稱作「傾聽的機制」(listening devices)。從這些關鍵的敘事模式中,可更深入瞭解患者經驗,並適切地與正在進行治療的人互動,最終目的是希望達到更好的治療和更有同理心的照護。

遇上困難的博士學生需要導師及家庭、朋友的關心。這些傾聽的機制多少會有點幫助?為了尋找答案,我又再回顧了資料,思考這則評論的背後訴說著什麼故事?

我參考Frank的想法,專注於三種最常見的敘事模式,將讀博問題整理成以下敘事模式:

回復力敘事(The resilience narrative)

這是說取得博士學位的歷程或試煉必須透過個人努力克服。

Frank稱這種敘事模式為「首選敘事」(preferred narrative),也就是最常看到的敘事。很多留言不是依循這樣的敘事模式,就是以某種形式對它做出反應或拒絕。這樣的敘事是一種規範人們行為的方法──盡力說服學生完成博士學位,不管這對他們來說是不是最好的選擇。

讀完這些留言後你會發現,通常已經取得博士的學生會鼓勵考慮要放棄的人:堅持下去是會有回報的。很多瀕臨放棄的邊緣的留言者,都已將這樣的回復力敘事內化成自己的語言。表示雖然很討厭現狀,仍願意硬著頭皮走下去。

那些對回復力敘事不買帳的人,通常都展現出孤立的特徵,有時這種特徵非常強烈。其中充斥著對自己能力不足感到自責和罪惡感的留言。另一方面,也有挑戰這種敘事的人,特別是那些覺得自己放棄博士學位後得到解脫的人。

當我們聽到這樣的回復力敘事,或是意識到自己也在重複著說這樣的敘事時,也許該先停下來想想。這個人完不完成博士學位和我有什麼關係?我們是不是在他們身上加諸不必要的壓力?

混亂的敘事(The Chaos narrative)

留言當中的敘事通常相當紊亂、非線性,像是當事人無法用言語表達。這樣的混亂敘事中,通常有憤怒、恐懼、無力、苦惱、冷漠等等的特徵。我在此直接借用Frank書中的概念來思考混亂敘事。Frank指出,這樣的敘事並非真的敘事,因為它們沒有清楚的結構或「故事劇情」。

Frank表示這樣的混亂敘事相當危險,因為聽者意識到自己也可能陷入這樣的處境。當我們聽到這樣的敘事之後,可能會試圖以回復力敘事來回應,使敘事者的想法導入正向。然而重要的是,Frank主張我們只需要見證這樣的混亂敘事,不需要急著介入、給當事人解決問題的建議,這並不等同于完全沒有作為。

矛盾敘事(The ambivalence narrative)

矛盾敘事中,對未來幾乎不抱希望,也對往後的路抱著不確定感。這些故事多半有「我做這些是為了什麼」這樣的味道。

有些人坦白地說「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於是就得過且過這樣走下去。其他人則使用較為務實的方式談論怎麼把事情依序做完,以結束這個階段。還有其他人陷入泠漠、憂鬱、陷入種種倦怠感的情緒中。我注意到很多表示不想再待在學術界的博士學生,都訴說著這樣的矛盾敘事。

思考矛盾敘事後我發現,這種敘事在我跟博士生的對話、部落客文章、訪談中多麼頻繁地出現。甚至讓我懷疑,矛盾敘事是不是才是學生中真正的「首選敘事」?

也許這樣的矛盾敘事反映出當今學術圈不穩定的就業結構。我自己是博士學生的時候,也常常把這樣的矛盾敘事掛在嘴邊。在不確定自己的計畫會不會成功時,常借「研究完成以後,可得到一份全職的工作」,來合理化自己的博士研究工作,我想自己可能是借著訴說矛盾敘事,來試探出職業或身分的其它可能性。

要如何傾聽矛盾敘事?我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我想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

這些敘事模式有引起你的共鳴嗎?你有別的建議嗎?你覺得瞭解這些敘事模式,對想幫助要輟學的博士生的人,有幫助嗎?

原文閱讀: https://thesiswhisperer.com/2014/03/26/why-do-people-quit-the-phd/

 

請發表您的意見評論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